欢迎来到上海领德仪器有限公司网站!
咨询热线

13361878717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培养基废液抽吸装置灭菌和防污染的方法、注意事项介绍

培养基废液抽吸装置灭菌和防污染的方法、注意事项介绍

更新时间:2025-07-20  |  点击率:17

       在细胞培养实验中,培养基上清废液真空吸引装置是重要的工具。这类装置直接接触培养环境,其灭菌效果直接关系到细胞培养的成败——没有有效消毒可能引入微生物污染,导致整个实验失败,造成时间与资源上的重大损失13。因此,建立科学、系统的灭菌流程至关重要。

一、培养基废液抽吸泵日程关键防污染措施

1.高温高压灭菌:这是最主要和常见的方式,能够有效杀灭细菌、真菌及其孢子。

2.防菌滞留:向瓶内吸入少量稀释消毒液,如0. 1%次氯酸钠,废液抽吸后,可抑制收集期内微生物繁殖。

3.吸头适配器与一次性耗材:单道、8道吸头适配器,每次使用后应灭菌,防止交叉污染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吸头适配器并非直接用于吸液,一般需要插上一次性Tip枪头。

二、装置结构与分区灭菌策略

       在了解上述常用的防污染措施后,我们再来详细介绍设备不同组成部分所对应的不同消毒灭菌方法。由于废液真空吸引装置通常由主机机体与液体接触附件(集液瓶、吸头适配器、吸液管等)两大部分构成,不同部分的材质、结构与功能差异决定了灭菌方法的区别。

1. 主机机体

       主机虽然不直接接触培养液,但作为整体系统的一部分,其表面消毒也很重要,否则可能会影响细胞房环境。常见的灭菌方式包括:

638863605772162835228.jpg

1)75%酒精擦拭:实验前后使用无菌布浸润酒精全面擦拭机体表面,尤其注意按钮、接口等易忽略部位。

2)紫外灯照射:在细胞房整体紫外消毒时,设备外壳可耐受紫外照射,无老化褪色风险。

         专门用于抽吸培养基上清废液的产品在设计时也会考虑到这方面,如BSUD-S204P4A型号采用全不锈钢外壳,表面光滑,便于清洁和灭菌,同时不锈钢材料长久受紫外照射也不会有所影响,普通塑料材质长期照射易脆化开裂。再比如全新款的BV300EP2实验室2升台式吸液泵的外壳为全密闭,正面没有散热孔,便于喷洒酒精。

2. 液体接触附件(废液瓶、管路及吸头适配器)

        这些部件直接接触废液,是污染防控的核心,需采用更强效的灭菌方式,主要包括:

1)高温高压灭菌法:

将废液收集瓶(PP聚丙烯材质)、泵管、手持操作器(POM聚甲醛材质)、吸头适配器等拆卸后,置于高压灭菌锅内121°C条件下灭菌30分钟,能杀灭细菌、真菌及其孢子。需要注意的是灭菌后必须烘干,避免残留水分被吸入主机导致设备损坏。

2)化学消毒液浸泡法:

日常连续使用期间,无法每次抽取后立即高压灭菌。推荐使用含氯消毒液,如次氯酸钠适当稀释液,能有效抑制瓶内及管路中微生物滋生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消毒液浸泡后必须用清水冲洗,避免化学残留腐蚀部件或影响后续细胞操作。此外废液瓶材质需要能够耐受含氯的消毒液,如使用PP聚丙烯材质制作废液瓶的BV300AP2和聚砜类材质制作废液瓶的BV300EP,都可以使用这种防止长菌的方法。

三、操作流程规范与常见错误规避

为确保灭菌有效且设备安全,需建立严格的操作规范,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:

●灭菌后组装:部件烘干后再连接,湿态组装导致主机电路短路。

●废液处理:121°C高压灭菌30分钟再丢弃,直接倾倒污染环境。

●管路清洁:如使用次氯酸钠浸泡,灭菌前,需要用清水充分冲洗各部件,消毒液残留腐蚀部件。

●设备存放:置于洁净、干燥环境,有条件的可以遮盖防尘,随意放置致二次污染。

●避免使用非实验室专用的吸液设备,如医用或民用吸液装置,其材质可能无法耐受高温高压或消毒液。

●除不锈钢和铝合金机体型号外,紫外消毒时主机需暴露于照射范围,勿用普通塑料罩覆盖。

四、总结

培养基废液吸取装置的灭菌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需结合设备材质特性、使用频率及实验室条件,综合运用物理灭菌(高温高压、紫外)与化学消毒(酒精、含氯制剂)手段。尤其重视直接接触废液的附件灭菌,并养成“操作前检查,操作中防护,操作后处理"的习惯。唯有将严谨的灭菌程序内化为实验规范,才能为细胞培养筑起可靠的“无菌防线",确保科研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。